“疫情”三年,消費升級了嗎?
由國際糧食署公布數據顯示,2021年國際糧食價格上漲了20%,達到近十年以來最高水平。

麥當勞漲價;長沙天花板茶顏悅色大量閉店+漲價1元;星巴克漲價沖上熱搜;棕櫚油價格也大幅上漲,不到四個月就從4500元/噸上漲到8000元/噸。植物油等油脂的工業屬性明顯,作為生物柴油原料,其波動和原油的相關性與日俱增,原油價格上漲,生物柴油價格隨之上漲,消費者連夜到加油排隊站加油, 市場出現負面化局勢,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
新式茶飲發展新風向
中國連鎖經營協會《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》顯示,新茶飲整體增長速度階段性放緩,調整為10%-15%,整體的茶飲市場在增長不夠的情況下,用降價來侵蝕中端市場。根據《2021年中國現制茶飲行業洞察》得知,2020年全國全國新式現制茶飲店,人均消費價格為10-20元的產品最受大眾歡迎,占比達到60.2%,中端市場無疑是新式茶飲的香餑餑

3月份迎來了茶飲界第一個的春天,由頭部品牌喜茶帶動了今年的第一波“薅羊毛”活動,喜茶全面下調飲品價格并且宣布今年不漲價,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的產品,調價幅度達到最高10元,以不變用料和品質,用高品質產品來回饋廣大消費者的支持。隨之樂樂茶和奈雪也相繼宣布降價,茶飲市場開始更換賽道“內卷”,明確現階段市場定位,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需求,拉近消費者距離,引起消費共鳴。
“椰”性消費,植物基賽道
2021年,瑞幸用一杯生椰拿鐵,又成功讓椰子產品再次席卷了茶飲市場,一經上市就立即售罄,被迫暫停下架連夜趕去海南摘椰子補充原料。
“椰子效應”持續接力到喜茶、奈雪及其他茶飲連鎖品牌,絡繹不絕的推出椰子系列飲品近100+,使得椰乳原材料因椰子的緊缺一度斷貨,椰子供不應求,導致漲價。
椰子全身都是寶,健康植物基概念被商家挖掘到新商機,可以延伸出很多不同層面的椰子產品出現在大眾視野,成功晉升為新頂流。

在茶飲市場,出現最多的就是厚椰乳產品,主要由椰漿(或椰肉)、椰子水、白砂糖、純凈水、及其他添加劑,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制而成,調制產品的發揮空間過于局限性。(tips:配料表含有酪蛋白酸鈉成分不屬于純植物基產品,素食主義人群要注意啦!)。

Kara品牌成立于1983年,并推出世界第一個在常溫貨架的超高溫瞬間殺菌椰漿包裝,在印度尼西亞擁有150萬畝椰子種植園,產品供應鏈穩定。
kara椰漿不額外添加白砂糖,0反式脂肪酸,靈活性強,發揮空間大,可用來調制飲品、烘焙、作為奶油進行打發(高濃度高脂肪款)。
Kara品牌醇正椰漿漿體醇厚濃稠,香氣馥郁純正;
kara經典椰漿漿體流暢易傾倒,椰味清香自然。
Kara椰漿含脂量(24%&17%)均優于市面上常見的椰奶(9%-11%),生打椰(6%)或厚椰乳(5%),性價比更優,應用成本更低更穩定。
受疫情影響,越來越多消費注重健康方面,現在都開始主打“輕盈”“清爽”系列,小編覺得輕盈不單單是指口感清爽,更多的是指原汁原味,沒有那么多添加劑。以新鮮、健康的概念能讓消費更容易接受,實現“萬物皆可椰”。
椰子在產品創新中尋找突破,這是機遇,也是挑戰。創新產品雖然能一時風靡市場,但消費者對它的新鮮感能維持多久?當熱情褪去、在理性的認知下,回歸原本才是長久之計。
